喜迎十九大

寂静的土壤迎来了改革创新发展的春天

2017-07-27 分享到:
  陈鸿昭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改革创新发展取得进展,进一步发扬关心老科技工作者的好传统,积极支持和帮助大家发挥余热,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在所党委,身边老党员同事的带动下,我感受到一种鞭策的力量,一种责任和担当。调整2013年参写完专著就过晚年生活的打算,计划再做一些实事。5年来,除了两本书,发表10多篇文章。其中,与龚子同、张甘霖合著的《寂静的土壤》,已于201510月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至今印刷3次。可以说,正是党和国家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保证了老科技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发挥余热,这本《寂静的土壤》从无到有再到付梓印发,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努力。在这里,我想讲一讲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写什么、怎么写和取什么书名的故事。

  1、为什么要写?

  2013年,龚子同先生在主编的几本专著出齐后,找我们商量写一本土壤科普读物,以偿还积压在心中多年的心愿。无论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或是在第一线的业务骨干,要写此书都是一种挑战。然而作为我国土壤科学发源地和研究中心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一员,既有责任,又有基础、条件和优势,为提高全民族土壤文化水平作贡献。我们长期与农民打交道,了解农民喜、怒、哀、乐和“三农”情况,又谙熟中国文化传统,对文学、诗歌都有兴趣。但忙于自身科研任务,往往多从技术层面对待土壤,较少从人文层面理解土壤。常年奔走于田间地头或埋头做实验,写论文,有不少对土壤的认识、反思和感悟该说的没说,该写的没写,更少向中小学生和公众作科普宣传。在分析大时代背景和个人特性后,我们觉得现在写这本书正当其时。早几年,没这么丰富的资料和认识,更没有写书的氛围。再晚几年,年老体弱已写不动。加之现在有活跃在第一线的张甘霖同志及其研究生的合作。他们充满活力和激情,对新生事物敏锐,接受快。有他们参与增添了本书的时代色彩。于是决定写,尽力为之。

  2、写什么内容?

  科普读物写什么内容和写作深度颇具挑战性。现在年轻的读者与前辈人那个时代不同,渴望获得更多的土壤及生态与环境方面的知识。我们从“土壤是地球的皮肤”的视角,解读土壤是人类和地球上的生命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讲述土壤是地球的皮肤,土壤是一个历史自然体,土壤是五大圈层的纽带,土壤的功能无处不在。世界各国都有“土壤”一词和流传千古的土壤神话和文学。19世纪世界土壤学4大成就、土壤环境异常与土壤环境事件等。在此基础上着重剖析中国土壤类型和资源、20世纪土壤学的成就。源远流长的中国土壤文化、中国土壤利用面临的挑战和我们的土壤梦。让年轻的读者了解土壤是粮食安全、水安全和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安全的物质基础,领会土壤的美丽和价值,知道需要倍加保护这一重要却被忽视的资源。

  3、怎么写?

  这本书内容涵盖面广,时空跨度大。最大的难点是全书的结构。经反复推敲,找到一个“三面一线”的新思路,使土壤科学与民族文化和乡土历史完美契合。“一面”是把前3章结合起来,从土壤的载体地球诞生说起到当代的全过程,叫土壤的前世今生。讲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历程,说明土壤无论在地质时期地球上生命从海洋登上陆地,人类进化,还是在人类社会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二面”是包括4-7章,叫土壤的历史文化。讲述土壤学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及其在土壤学发展过程中淀积的文化内涵,说明构成中华文明独特标志的土壤文化的魅力,及其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的价值。“三面”是包括8-10章,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土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必须从理念、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从根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表达了土壤工作者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追求的梦想。“一线”是把“三面”与国家根脉、国家灵魂(国魂或文脉)和中国梦联系起来,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其它相关故事作为脉络。历史是需要一个镜像的,我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是土壤。土壤这面镜子照出了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演变历史,也照出了中华民族走过的灿烂历史。所以土壤不仅是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长期记录者,也是一种记忆。在中国封建社会土壤被视为帝王统一天下的吉兆,象征着政权和国家。当今中国人民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土壤(土地)和领海视为国家根脉。同时土壤文化和土壤梦也视为国魂和中国梦。这3个词转换为理念、文化、梦想就是《寂静的土壤》这本科普读物的关键词。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写作的第二个难点是资料庞杂,要从大量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千头万绪,难度着实不小。如有关史料、数据的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涉及相关学科问题的详略程度如何把握,老照片清晰度低怎样修正,还有资料、照片的知识产权问题,都需要选一个客观的视角、慎重处理。一本书要写得好,就得花时间,下功夫。本书从初稿写出后到第4次印刷,修改、补遗不下10多次。

  4、起个什么书名?

  书的名称也很重要。一个响亮、意蕴深远的书名,能够吸引人眼球,打动读者。本书定名《寂静的土壤》,有3个理由:一是缘于土壤人难解的土壤情结和对土壤的深厚感情。二是寓意土壤母亲朴实无华,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她的一切,千万年永不停息,让人看到平凡的土壤并不平凡。三是长期以来,作为农业生产根基的土壤并不被人重视,所以用“寂静”比喻土壤处于“万马齐谙究可哀”的悲凉境况。这个书名看似仿效美国卡逊著的《寂静的春天》。其实不然,里面别有深意。20世纪60年代西方工业国家普遍面临严重环境污染。海洋生物学家卡逊收集杀虫剂危害环境的大量证据,在其著作中鞭挞人们污染环境的作为,倡导“生物控制”,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被誉为环境保护的先行者。而我国3位土壤学者合著的《寂静的土壤》,从涉及的广度和深度来看,要深刻、厚重得多。它涉及的不仅仅是土壤本身的重大问题,还包括全球变化中人类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呼吁人们早日回归人与自然和土壤共存共荣“天人合一”的大环境,发出爱土、护土的时代最强音。不同年代、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结论殊途同归,理念默契,书名相似,折射出回归自然理念是一个大趋势。在寂静的春天或是寂静的土壤上面是喧嚣的尘世,在寂静与喧嚣激烈的冲突中,寂静的春天或寂静的土壤不可能再寂静,她们也会发出呐喊。两本书的作者用自己的研究和构思的故事为寂静的春天或土壤代言,警示地球灾难的降临,呼唤人类良知的回归,都是在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