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科院青促会南京土壤所小组举办2018年第一期青年五色土讲坛暨“污染场地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学术交流会

2018-07-25 分享到:

2018年7月24日,受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南京土壤研究所小组邀请,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马利民教授,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余冉教授、孙丽伟副教授,安徽省环科院夏冰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Cagnetta Giovanni(葛亮)博士来所参加第一期青年五色土讲坛暨“污染场地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学术交流会。所内青年职工、研究生及青促会成员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

学术报告交流中,余冉作了题为“监测自然衰减技术在氯代有机物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评估场地土壤中氯代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潜力的方法及技术,阐述了土著菌群与地质元素交互过程在氯代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中的关键作用。

孙丽伟作了题为“新兴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的报告,论述了场地环境中二苯甲酮及其生态环境风险、黑臭水体评价的多元指标,以及通过飞行时间质谱快速鉴定毒害蓝藻的系统分类学方法。

马利民作了题为“农药生物降解过程以及污染场地的生物修复”的报告,介绍了阿特拉津高效降解菌的关键功能基因、代谢中间产物、降解机制及使用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法溯源降解路径的分析方法。

Cagnetta Giovanni作了题为“BIOMECH-application of mechanochemistry in bioremediation”的报告,详细阐述了机械化学力在场地土壤中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与机制,并以PCBs为例,系统分析了Fe-Ni-C/Fe-Cu-Salt-Carbon/负载胡敏素的吸附材料对污染物去除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夏冰作了题为“水稻土还原界面下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生物刺激修复”的报告,以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步辐射技术及化学分子键合力计算等方法,深入阐释了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迁移转化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金属硫化物。

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先后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土壤标本馆、分析测试中心等科研平台。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友谊,为进一步加强科研共赢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