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招生简介

2019-11-06 分享到:
一、所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坐落于风景秀美的南京玄武湖畔,其前身为1930年创建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目前拥有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耕地保育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等10个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室及研究中心,以及封丘、鹰潭、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等3个国家级野外实验站在内的高端科研支撑系统;此外,南京土壤研究所是中国土壤学会、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江苏省土壤学会挂靠单位;主办的学术核心期刊有《Pedosphere》(SCI收录)、《土壤学报》和《土壤》。图书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特约图书馆,藏有中外文书籍和期刊25万册;土壤标本馆保存和陈列了我国不同类型及部分其他国家的近6万号土壤标本;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拥有同位素质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离子光谱仪、有机质谱仪等各类大型仪器设备50余台套。

南京土壤研究所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及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3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优青获得者15人等。作为中国现代土壤科学研究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研究所一直肩负着为国家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已经发展成为土壤科学领域学科分支齐全,研究实力雄厚,研究手段齐备,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京土壤研究所为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目前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含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硕士学位点;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点,农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点和“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读研究生每年可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及土壤所等十余项学生奖助学金。参与导师课题享受助研津贴。在读学生配有独享的办公区,配备良好的电脑、网络、空调等设备。参加医疗保险和研究所的公费医疗。自2000年以来,培养的研究生学生获得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各类奖项300余人次,其中:4名毕业生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提名奖),21名毕业生获中科院和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提名奖),15名毕业生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42名毕业生获中科院院长奖(4名特别奖)等。

二、学科简介

0713生态学(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学科概况

我所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生态学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土壤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几十年来在生态学领域,尤其是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土壤生态建模、大型水利工程对长江流域土壤生态系统影响以及黄淮海平原生态农业建设、红壤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相关成果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20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该学科集中了包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获得者等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队伍;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国家973项目、863重大项目、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研发专项等。依托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河南封丘、江西鹰潭、江苏常熟等国家级野外观测站以及秭归、东台等区域研究台站等,并拥有大量现代分析仪器设备,为国家需求和生态环境建设培养了大量骨干人才。

学科内涵与特色

该学科紧跟国际生态学发展前沿,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土壤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和污染生态学为主要研究领域,依托我所的三个国家级野外台站(河南封丘、江西鹰潭、江苏常熟农业生态国家站),重点加强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宏观生态学问题、土壤微生物生态、污染生态学、农业面源污染发生过程与控制技术、退化土壤的生态恢复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近期将以土壤生态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微生物生态与全球变化、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调控、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与环境工程、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材料与技术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生态工程与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在太湖地区、滇池流域的面源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领域,开展技术应用与示范工程的建设,逐步形成本学科的优势,使之成为生态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平台与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调控

2.微生物生态与全球变化

3.面源污染与生态环境工程

4.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原理与技术

培养对象与目标

该学科的培养对象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良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土壤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化学等专业毕业生,具备的前置学科专业基础及能力包括:较强的土壤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和化学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

培养目标是: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坚实、宽广的生态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生态系统研究的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生态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生态学领域或相关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同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奉献精神。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学科概况

我所自60年代起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土壤环境保护研究的单位之一,几十年来在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水平及研究成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我所环境科学专业以土壤环境科学研究为主体,同时注重向水、大气、生物等环境研究方面扩展和延伸,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开展环境工程研究,形成了多学科相互交叉特色鲜明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

该学科集中了多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队伍;承担了包括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和重大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依托于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和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并拥有大量现代分析仪器设备,不仅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师资保障,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开展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的平台和基地,已培养出多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得者。

学科内涵与特色

该学科环境科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壤环境污染过程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全球变化、土壤环境生物与生态安全;环境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业面源污染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工程等。其学科的特色是: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厚基础”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化学、生物学和地学基础。“宽专业”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掌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与其交叉渗透的相邻学科如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强技能”要求学生具有环境科学理论与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分析化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野外调查与监测技术等多项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领域宏观和微观问题的能力。

土壤环境污染过程与调控:研究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形态及其时空分异特征;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过程及其相互影响机制;污染物的土壤-生物界面过程及其生物有效性;土壤中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预测模型;根际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或固定过程及其生物效应;生物对土壤污染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及其信号传导过程;污染土壤的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估;污染土壤修复和农产品安全预警等。通过系统研究土壤中污染物的土壤过程、生物效应和农产品安全与健康风险,揭示其多介质、多界面反应的分子作用机制,提升我国土壤环境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学术影响,为我国环境保护、食物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理和技术支撑。

土壤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碳氮循环过程及其微生物机制、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大气间温室气体(CO2、CH4、N2O)/含氮气体(NOx、NH3)交换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土壤—水体界面活性物质的运移机制及其输出强度,建立土壤利用方式对水体和大气质量影响的评估模型和评价体系,发展地—水—气界面物质交换理论,研发减缓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和活性氮输出的管理技术和措施;探明盐渍土水盐动态变化规律和次生盐渍化形成机制,构建消减盐分的栽培技术体系,实现土壤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土壤环境生物与生态安全:土壤环境生物与生态安全是土壤质量保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科学内涵,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在不同层次系统开展土壤微生物、植物营养、环境化学和土壤生态安全研究,以达到充分认知土壤生命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适应与响应机制,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深刻理解土壤-微生物-植物界面过程的目标。该领域的研究团队具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土壤生态、环境微生物、植物营养学研究平台,主要包括Zeiss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菲尼根MAT253-同位素质谱仪,菲利普场发射扫描电镜,气质谱联用仪、荧光显微镜、原子荧光光度计、超高速离心机、土壤微生物核酸DNA/RNA提取仪、杂交炉、超高速离心机、实时荧光定量PCR等现代化土壤生物与生态安全分析仪器设备。

农业面源污染与水污染控制工程:进一步解析农田氮磷排放规律以及面源污染物来源特征,对农村的生活污水进行控制;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同时结合地表径流前置库技术,进行农田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在陆水界面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对进入农田系统的污染物进行过程拦截,利用生态系统中微生物进行污染物的降解以及转化,明确生态修复技术在污染去除过程中的作用;在农田采用绿色施肥技术,减轻农田面源污染,从而在保证农田作物产量的同时缓解农业施肥对农田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稻田氮磷高效利用的机制与技术;明确农田土壤中氮素转化、迁移与损失机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农田氮的排放控制减轻农田氮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污染治理工程,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水污染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

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工程:在“十二五”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污染场地问题将越来越受到公众和社会的关注,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安全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我国对于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污染场地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修复技术支撑体系,目前环境主管部门迫切需要制定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污染场地评估、修复管理体系及技术标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污染场地甄别与地质调查;污染场地监测技术与设备;污染场地健康与水环境风险评估;地下水运动及溶质迁移数值模拟;污染场地生态修复技术与设备;污染场地绿色生态修复材料;区域场地土壤与地下水基准;污染场地环境可持续管理策略等。

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学科培养对象及应该具备的前置学科专业基础、能力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壤学、环境微生物学、化学、地球科学等专业毕业生,并具备较强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壤学、生物学、化学和地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

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奉献精神和健康的体魄,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备环境保护事业赋予的高度责任感,在“知识”、“能力”、“做人”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能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环境保护专门人才。

3.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科学的理论基础,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动态,具有创造性思维,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能力,能够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

4.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选题要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家需求和科学问题,同时突出土壤环境研究的特色。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能力。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学科概况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是我所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学科之一,也是研究所立所之本。其科研工作主要是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土壤科学问题和国家需要,以现代土壤学为主学科,以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为核心研究领域,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土壤圈物质循环及其与农业和环境的关系;土壤和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与3S技术应用;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及施肥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生态工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土壤环境污染机制与控制技术;土壤和环境退化与恢复重建的理论及生物工程技术;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工程;溶质移动与土壤盐渍化和地下水污染的机理与调控技术;新型肥料的创制与开发;土壤和环境动态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研究等。为国家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粮食安全、环境健康、生态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学科内涵与特色

本学科包括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专业,其中土壤学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点学科,可招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1.土壤学:土壤学是农学、资源和环境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土壤科学兼具专门性和综合性,是从事农业、资源和环境科学研究、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等不可缺少的专门知识,在解决耕地资源保护和培育、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全球变化、水体面源污染阻控与治理等当前热点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土壤学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本色学科,也是研究所享誉国际,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是我国土壤学的发源地,一直引领着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方向。由我所培养的土壤学硕士和博士不仅活跃在世界各地,而且在我国的土壤科学、农学、资源学和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中,以及在各级农业、环境、土地管理等相关部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土壤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土壤资源与利用管理、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保护等。主要研究土壤发生分类与分异规律、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土壤结构与形成、耕作特性、土壤可蚀性、土壤水文、土壤物质迁移过程与循环规律;土壤物质组成及其形态转化、有毒有害成分识别与迁移转化过程、有毒有害物质消减原理和方法;土壤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物质的生物化学转化、土壤有机物质组成结构与功能;土壤养分高效利用与管理、土壤分析方法等。

2.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主要研究土壤-植物-肥料-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从事农业和环境科学研究、肥料生产管理等不可或缺的专门知识,在解决耕地保育与培肥、土壤养分管理与合理施肥、农业高产高效与环境协调发展、湖泊河流水体面源污染防止和治理等当前热点问题和肥料行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土壤-作物营养与施肥、植物营养生理生化与分子遗传、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新型肥料创制与应用、植物营养与农产品品质等。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养分和肥料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以及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交换和循环;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转化、交换及其生物调控;植物根系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植物适应土壤不良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和分子基础;养分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土壤养分向水体和大气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新型控释肥料的研制研究;特种经济作物和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施肥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施肥理论和技术,同时推动植物营养学科的深入发展。

3.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专业是我所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是土壤科学研究的丰富和拓展。它以土壤学为基础,利用遥感和信息技术,从事土壤(土地)资源信息的获取、分析、表征和管理。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土地)资源与遥感信息、土壤数字化制图、资源环境数字化管理、土壤质量遥感动态监测、精准农业、流域生态过程与模拟、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和土壤(土地)资源的时空演变与评价等。最新科研成果有:建设了中国土壤信息系统(SISChina),其中包括中国1:1400万~1:5万多尺度土壤空间数据库和土壤属性数据库,作为国内外网络平台数据,在国际国内已广泛使用;建成了1:25万土壤—地体数字化数据库(SOTER),开展相关土地评价应用;在国内率先开展多尺度数字土壤制图研究,并参与全球合作。在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土壤参比、数字土壤制图以及土壤遥感等领域取得了公认的显著进展。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①土壤信息系统;②资源遥感;③资源评价与利用。

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使培养对象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良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本学科上必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本领域的科学或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本学科培养对象应该具备的前置学科专业基础及能力包括: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计算机软件、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图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地球科学等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科概况

我所自1980年以来,不断加强现代地图学与地理遥感信息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之成为本所基本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该学科及其相关科研人员采用先进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土壤资源数字化表征过程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和方法,并针对现代土壤制图趋势,发展了基于土壤发生发育规律的数字土壤制图原理及方法,提出了数字制图空间推理模型的不确定性评估方法,揭示了土壤样点布置模式及密度对土壤属性空间变异及点面拓展的影响,集成了多尺度中国土壤数据库,并在国内外100多个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针对土壤参比的世界性难题,提出了土壤参比研究新方法,建成了多尺度中国土壤参比基准。此外,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确立了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参照值基准,明确了土壤碳氮磷区域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土壤碳库估算研究的尺度效应及不确定性。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基础性工作专项和支撑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项目、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和欧盟重大合作项目等10余项。在国内率先开展多尺度数字土壤制图研究,参与全球数字土壤制图计划(GlobalSoilMa.net)并负责其亚洲中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二、三等科技奖等5项。率先建成了中国1:1400万~1:5万多尺度土壤空间数据库和土壤属性数据库,开发了中国土壤参比在线查询系统(www.issas.ac.cn/sischina)、中国土壤信息查询系统(www.issas.ac.cn/soilrf)和中国土壤数据库(http://www.soil.csdb.cn/)。作为中国土壤资源的基础平台数据,它们在国际国内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专业有一支以年轻学术带头人为主,老、中、青结合,学科较齐全、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强的科研与教学队伍,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100篇。配备有高性能工作站/服务器,大幅面扫描仪,亚米级GPS,ASD高光谱仪,探地雷达等仪器设备,以及常用的GIS、遥感图象处理及其它各种专业软件,具备地图学及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学科内涵与特色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基于现代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空间分析、数学建模等理论,针对土壤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开展了数字土壤制图,中国土壤信息系统,中国土壤参比与查询系统,土壤质量时空表达与模拟,土壤质量定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土壤(土地)资源质量GIS建模与评价、多尺度土壤定量遥感分析、资源环境与信息技术等。主要涉及数字化土壤制图、土壤数据库及中国土壤信息系统(WebGIS)、空间数据的尺度效应与质量评价、土壤性质数据时空模拟及不确定性评估等。在土壤与土地资源研究过程中,不但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而且为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将主要开展土壤信息快速获取与功能的定量化表征,区域多尺度土壤属性的主控因素,发展基于3S技术和专家系统的数字土壤制图方法,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的模拟估算方法及不同农艺管理措施下的固碳潜力估算的方法认证等方面研究工作。

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专业培养对象应具备的前置学科专业基础主要包括数学、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等,具备的能力应包括计算机制图、遥感图象处理以及与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等。

本专业遵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培养方向,全面注重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成为既具有较强的科研业务能力,又具备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科研道德的合格人才。

学生通过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申请、设计、执行和总结的全过程,奠定扎实的科研基础;通过导师指导学生自主选题,系统设计研究方案和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术小组讨论,开题报告、中期评估报告和毕业论文答辩报告,训练学生对科技论文初稿审阅、讨论及相互学习的能力;通过准备报告、总结汇报,以提高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和科研综合能力。从而达到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数理、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地图学与GIS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综合应用与集成的能力,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培养目标。

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科概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一直是我所土壤退化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学科方向之一。从土壤学的角度研究土壤侵蚀发生机理与过程、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是我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南方红壤丘陵区,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一些研究成果被水利部采纳,并成为水土保持国家规范与标准的主要依据。随着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南京土壤研究所以国家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为己任;同时推动土壤研究所在我国土壤科学发展中的持续引领作用,实现现代土壤学理论的创新跨越,加快土壤研究所的国际化进程,使其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一流土壤科学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本着这一宗旨和目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其中,承担着国家、地方和国际合作等项目,在小流域物质迁移及其模拟、土壤侵蚀演变及其阻控因素、土壤可蚀性、水土流失与碳循环、农业面源污染、土壤侵蚀监测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应用上,形成了一整套低丘红壤综合开发利用及退化红壤恢复重建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其中“中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研究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了全国1:10万土壤侵蚀数据库建设;制作了1:50万全国土壤可蚀性因子分布图,是迄今为止全国尺度土壤可蚀性因子分布图中比例尺最大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已经通过了鉴定验收。同时参与组织了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负责南方8省的考察任务,这将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

在科研环境方面,南京土壤研究所有三个国家级野外台站和CERN站,其中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我所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研究的野外科研基地之一,是国家红壤工程改良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之一,为研究人员和青年人的成长创造了很好的研究平台和科研基地,并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

多年来南京土壤研究所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方向上培养了一批水土保持人才,正在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同时该研究团队与国际著名的科研单位有着良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德国、俄罗斯有关大学均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学科内涵与特色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作为多学科综合和交叉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为解决我国对水土资源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提出关键理论与技术。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和水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有着宽广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方向1:土壤侵蚀发生机理,主要研究土壤侵蚀的发生机理、时空分布、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土壤可蚀性的物理描述与表征;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包括坡面、小流域、区域和国家等不同尺度上的水土流失监测预测等。

方向2:土壤侵蚀环境效应,主要研究水土保持各项技术措施空间配置的原理、方法以及相互作用机理,包括水土保持基础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价体系等;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理论与技术、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及其对区域和全球环境影响的评价等。

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专业是一门涉及地质、地貌、土壤、水力、水文、气象、生态环境、全球变化等多学科的交叉边缘学科。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土壤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专门知识,能在国家水利、农业、环境等相关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人才。通过学习,能了解该专业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具备从事该专业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实施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领域

085700资源与环境(全日制工程硕士)

专业特色与主要研究内容:主要针对当今我国土壤及场地污染、农业水及地下水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运用过程工程学原理和模拟技术手段,开展重金属、营养盐、农药、肽酸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工程,冶炼、化工、石化、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污水、污泥、生物质废弃物的清洁工程与资源化利用,土壤环境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风险管理和低碳农业环境提供技术、装备和工程示范,促进环境科学和环境修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土壤污染模拟与控制工程;(2)工业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与工程;(3)面源污染与水环境污染控制工程;(4)固体废物资源化与清洁生产;(5)土壤环境监测与风险管理。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前沿,掌握环境科学、环境技术、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土壤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09513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全日制农业硕士)

培养目标:农业硕士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目标是为我国各级政府农业推广部门、职业教育院校、应用型研究院所和涉农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技术的研发、转化、应用、推广和相关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方面的研究。我所目前招生的领域是农业资源利用,主要针对土壤、养分、水分资源的高效利用、新型肥料研制、农业废弃物循环转化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研发新一代技术,构建推广应用模式。

专业特色和招生方向:我所在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相应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国家级工程实验室、野外台站和中试基地为应用技术的研发和转化、示范和推广提供了平台。特别在中低产田治理、盐碱土改良、水分养分精准管理、新型肥料创制、秸秆和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农田面源污染控制、厂矿区复垦、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国家重大项目管理与实施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其中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治理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推动了全国各级政府成立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办公室(局),促进了农业资源利用技术的进步和推广。目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土壤障碍因子消减技术与中低产田治理;(2)水分养分精准管理技术与示范推广;(3)新型肥料创制技术与新产品推广;(4)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技术与示范推广;(5)农业资源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更新于2022年1月)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邮 编:210008

传 真:025-86881000 网 址:www.issas.ac.cn

单 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部 邮 箱:yjsb@issas.ac.cn

联系电话:025-86881510